少拿“央媽放水”嚇唬人
分類: 最新資訊
禮儀詞典
編輯 : 禮儀知識
發布 : 01-06
閱讀 :523
看見央媽大放水,又有人出來嚇唬人了。央行日前披露,2023年12月國開行,口行、農發行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(PSL)3500億元,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為32522億元。這意味著PSL時隔一年重啟,此前PSL凈新增要追溯到2022年11月。歷史對比看,單月3500億元的凈新增額處于歷史第二高的水平,僅次于2022年11月。很多人看到PSL重啟,就刻木求劍地認為,房價要漲了。邏輯是,2015年啟動PSL的時候,房價就漲峰了。2015年房價飆升,主要就是棚改貨幣化,且資金通過PSL來實現。也就是說,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出錢,把錢發給拆遷的居民,造成買房需求飆升,才能實現漲價去庫存。這有兩個條件:棚改貨幣化+PSL。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:1、比如,2022年、2023年,從鄭州開始,昆明、無錫、南京等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啟動棚改貨幣化。當時很多人就喊,大殺器來了,房價要漲了。然而,房價并沒有漲,為什么?因為缺PSL。這些城市的棚改貨幣化,錢誰出?各城市自己籌錢,或者向當地銀行借錢。以當時的情況,地方哪有錢啊,也籌不到錢,能籌到錢,城投債也不會違約了。沒錢,你搞棚改貨幣化,想以此拉動房價,必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2015年開始的棚改貨幣化是什么情況?當時是政策出錢,無窮無盡,因此搞出了違反經濟學常識的漲價去庫存現象。2、再看2022年8月份啟動PSL。2022年8月份,PSL就重新啟動了,當時也有很多人說房價要啟動。很明顯,房價沒有啟動。確實,這次是政策性銀行出錢,錢確實也到位了,但是這錢的目的并不是拉房價,而是用于保交樓和搞基建。錢都花在樓市供給端了,需求端并沒有受益,房價自然起不來。現在,這次又重啟PSL,一些房產中介又激動了,刻舟求劍,大喊房價要漲。3、這次PSL,錢流向哪里?“三大工程”。即保障性住房、城中村改造和“平急兩用”公共基礎設施建設。很明顯,這次的錢也是流向房地產的供給端,增加的是供給,而當下地產的問題是,沒有需求。樓市沒有接盤俠了,你蓋再多房子,哪怕是保障房,房價也上不去,甚至還可能會下跌。因此,這次PSL也不會拉動房價上漲。很多地產“內行”對這個邏輯可能有所疑問,他們認為地產是供給創造需求,推出了產品才會有需求,才會拉動價格。我只想說,這些是過去的情況,是需求未被挖掘出來的畸形市場的特殊現象。但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。參考指標是,過去,只要樓市成交量放大,那么房價都會上漲,成交量越大,房價漲幅越大。現在,樓市成交量也大了,但是房價并沒有上漲,反而在下跌。看2023年二手房成交量,很多城市成交量都大幅上漲,漲幅甚至高達50%、80%,甚至196%,但是房價并沒有漲,反而在下跌。總之,PSL并不會拉動房價,對地產影響并不大,大家千萬別被房產中介或房產大V給忽悠了。另外,大家也要重新認識央媽放水,別看到這個詞,就邏輯線性外推。擔心通脹要來了,擔心房價要漲了,擔心股市踩空了……這也是以前的邏輯,現在不能用了。從去年開始,央行釋放了多少流動性,降息降了多少次,你擔心的這些情況發生了嗎?沒有。現在的情況是,流動性陷阱,貨幣不是空轉,而是不轉。大家看下面兩張圖:1、M1/M2比值一直下降,從2000年的40%下降至2023年的23.5%。2、M1、M2剪刀差又開始持續性走高,M1增速持續低于M2增速。這什么意思呢?M1是活錢,是個人可以隨時用于消費的錢, 也是企業用于短期經營和投資的流動資金。活錢比例越大,增速越快,說明經濟越有活力。而M1始終低迷意味著,無論央行怎么放水,資金沒有變成活錢。它們有可能變成了銀行理財,變成了地方債券,在政府債務平臺與銀行系統之間空轉,無法形成投資與消費。我們再看M2的結構。如果資金空轉,那么表現就是非銀存款大增。因為大家定義的資金空轉,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,最終結果都體現為,非銀存款大增。1、企業拿到貸款資金,間接用于購買資管產品,企業的這筆存款(計入M1)就會變成資管產品在銀行的存款,計入非銀存款。2、資管產品開始將資金用于投資,如果在二級市場投資,比如從另一投資者手中將證券買過來,錢就去了對手方那里,一般也在非銀存款。3、如果企業拿貸款資金間接炒股,也是同理。企業存款會變成保證金存款,這個也計入非銀存款。但是,這幾年的非銀存款,一直保持在10%左右,非常穩定,并沒有發現空轉大增。從M1、M2剪刀差擴大,以及M2結構非銀存款沒有變化,我們得出什么結論?最近幾年M2與M1的偏差,主因不是“空轉”,而是“不轉”:個人拿到錢,不再消費,也不再投資。這就是流動性陷阱。一句話,現在的宏觀環境,只有財政政策有效果,重點看的是財政政策,貨幣政策只是為財政政策提供資金。單純的貨幣政策,對經濟的影響不大,相當于牛不喝水強按頭。當然,貨幣政策會影響市場情緒,不過也僅此而已。因此,很多人看到央媽大放水,看見PSL,就嚇唬人說,房價要漲、通脹要漲、股市要漲等等,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,屬于刻舟求劍。歡迎加個人微信cjshicha(財經時差)交流,點擊下面關注我們備用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