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
分類: 世界節日
禮儀詞典
編輯 : 禮儀知識
發布 : 04-03
閱讀 :1393
元旦,又名元日、歲首,是漢族的傳統節日,最初流行于黃河流域
和長江流域,現已成為全國性節日。舊時元旦,與今日春節同義,即
農歷正月初一日。枟尚書· 舜典枠曰:“月正元旦,舜格于文祖。”枟正
義枠中記載:“正月旦,歲之始,日之始,故云四始。”先秦時期,這一天
皇室要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,廣開豪宴,招待四方賓客;民間亦開喝
春酒之習,這便是春節的源頭。到了漢朝,朝廷正式下令將元旦定為
節令,并有朝會之儀。民間始有祭祖尊老之禮。南北朝時,方有元旦
之稱,并有貼年畫、燃放鞭炮、相互祝愿等禮俗。唐宋以后,又增加拜
年、宴飲、玩賞等禮俗。到了明清時代,習俗愈加豐富。無論官員貧
賤,這一天均穿新衣,戴新帽,著新鞋,內外煥然一新。禮神祭祖,焚
香燃燭,一家老少闔家團圓,或豐或儉,盡其所有,以慶新年伊始。出
門拜年,路遇親友,長揖不絕,互祝新喜納福,萬事順利。元旦禮儀到
了近代,發生了許多變化。辛亥革命后,我國使用公歷,將正月初一
定為春節,把公歷1 月1 日定為新年元旦。1949 年9 月27 日,中國
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將公歷1 月1 日正式定為新年元
旦,元旦期間,休假一天。民間有拜年、放煙花爆竹、送賀年片、宴請
親朋的禮俗,社會團體多舉辦一些新年酒會和舞會等活動。
下一篇:地球一小時
下一篇
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世界問候日
上一篇
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